|
综合管廊防水和抗震设计技术
一、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计技术交流
1.防水等级的确定
2.结构主体防水及防水层设计
3.变形缝、施工缝、预埋管等防水
4.管廊节点防水
5.渗水堵漏
二、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技术交流
1.抗震设计等级与材料要求
2.场地液化与地基处理
3.结构抗震验算
4.液化土中管廊抗震研究
1.防水等级的确定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第8.1.8条:“综合管廊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
(2)防水涂料(刚刚结合)
刚性防水涂料有无机类和有机类两种。目前在管廊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无机类防水涂料是防水水泥砂浆和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主要是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有机类有聚氨酯涂膜、氰凝涂料、聚合物水泥涂料等方式。
结构主体防水设计几点原则:
(1)无论采用怎样的防水卷材或涂层,混凝土本体防水永远是管廊结构的防水根本所在,只有保证了混凝土本身的防水性,结构主体的防水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
(2)防水层的设置没有一种定式,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当地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3)刚柔结合的卷材外包防水是目前国内管廊工程中最多采用的方式 ,不同的是全部设置还是局部外包。该防水措施较为稳妥,但管廊工程100年的使用年限,使得防水耐久性无法匹配。
(4)刚性防水在管廊工程中有较大应用前景,但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实例验证
.管廊节点防水
渗水堵漏
二:抗震设计等级与材料要求
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第8.1.5条:“综合管廊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即重点设防类,按提高一度设置抗震措施)
地下管廊的抗震问题:
(1)在具体设计中,主要考虑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材料、液化土地基处理等问题。对于结构本身,因考虑了裂缝宽度控制0.20mm的计算钢筋配置,抗震验算一般都没有问题,不是控制因素。
(2)地下管廊有周围土体和围岩的约束,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要小于地面结构,这也是一种共识。但由此认为地下管廊不需要进行抗震设计是不科学的。
(3)地下管廊的抗震问题与地面结构不同,惯性力作用较小(周围的约束作用),应主要考虑周围土体的位移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