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处理方案
一、景观水处理介绍 景观水处理在我国是个新行业,真正产生需求只是最近3-5年,而且市场相对较小。缺乏专业的治理公司和研究人员是该领域的痼疾,方法各种各样,效果差强人意。有的是用治理游泳池的过滤法来治理景观水;有的是用水草、养鱼来治理;还有其他方法:投药法、投生物制剂法、生态基法、投虫法等。国家既没有颁布景观水治理方法的指导标准,也没有进行景观水治理行业的资质认证,于是各种方法莫衷一是,呈现纷乱无章的状态。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蓝藻水华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 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 MCs。MCs 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二、臭氧介绍 所谓水的免疫功能,是水中必须含有微量长效杀菌因子0.30.5mg/L的余氯。它能有效的扼制水中病菌和病毒的繁衍增长,扼制藻类和藻类孢子的繁殖,长效杀菌因子被称作水的免疫力,它是水质不变坏的根本保证。水中之所以需要含有氯,由于氯有氧化性,能够抑制水体细菌滋生繁殖。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氧的最高能态存在形式。臭氧也称活氧、三氧、超氧、富氧等,具有特殊气味、无色及不稳定的特性,其氧化还原电位为 2.07V,仅次于氟,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尾气、医疗、卫生、畜禽、水产养殖及饮用水等的消毒除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