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统方案设计 一、处理对象与方案特点: 1、住宅的屋顶面积为514m2(8745.8÷17);住宅的屋顶面积为766m2(13788.4÷18)。全部设计为雨水收集面。按上海地区夏季常见的日平均降雨量4.8mm、极限特大暴雨171mm计算,则雨水收集量分别为2.5~88m3(住宅1,取50m3)和3.8~131m3(住宅2,取70m3)。 2、雨水收集和利用。利用50m3×2和70m3的雨水收集池,日处理能力170m3。处理后的雨水用于(1)部分花园灌溉需求;(2)100%的汽车清洗需求。 3、采用300W垂直轴风力加120W太阳能的风光互补景观路灯供电方式,实现低碳零排放。 二、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 设计参考标准: 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方案流程图: 三、关键设备功能简介: 1、净化沉淀桶: 采用过滤网方式,对来自雨水收集管道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分离后的垃圾定期人工清理。 2、臭氧消毒脱色桶: 臭氧是强氧化剂,主要靠羟基自由基去除异臭物质,将有毒污染物转变为无毒物。它处理污水的氧化能力强,可分解一般氧化剂难于破坏的有机物,而且反应安全,时间短。 3、负离子纤维膜过滤器:
作为一体化设备,可拆换过滤器采用本公司自主产品——负离子纤维膜,即一种复合功能化的纺织材料。功能体组元选择一种天然电气石和适量钛铝氧化物陶瓷粉,基体组元为聚酯或聚丙烯。这种复合材料优于单一的、仅含有一种主体功能及不稳定附带功能的材料,并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生物稳定性和自洁能力。负离子纤维膜工作时,常压状态,通过0.5μm孔径的筒状膜来实现固液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