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方案的可行性 一,雨水收集系统概况: 1,雨水收集系统概念 就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2,回用工艺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 存储与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集—截污—过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
二,实施雨水收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1,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水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循环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成为首要任务。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需求 节能呼声越来越高,使得雨水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被人重视。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城市雨水收集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过地面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入河道。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经常会造成城市洪灾、雨水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因此目前,市场非常迫切需要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 3,科技发展的需求 当前国内市场收集雨水的方式有传统的钢筋混泥土及不锈钢蓄水池,这两种方式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所好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大。而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是由若干个模块合成的一个水池,产品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较低。
三,雨水收集方式的对比 1,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缺点
. 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等),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
由于结构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条件有要求。
池面承受荷载低,无法二次利用。
自重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 抗裂性差,容易产生渗漏。
. 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新型雨水收集模块(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 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采用的是再生环保节能的聚乙烯材料,承压能力强,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耐高温、低温,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酷热的南方都能正常使用。 PP雨水模块具有以下几大特点:雨水收集池由多个雨水收集模块组成。 产品设计灵活
它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水池的形状可根据需求任意组合,不受场地限制。安装于 地下,可按需设置于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且不会影响景观效果。
使用寿命长
模块采用的是PP再生材料,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高温、低温、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施工简单
因为采用模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所以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
运输方便
在运输上也非常方便,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拆卸,节省了宝贵的运输空间。可根据项目设计成各种不规则形状及大小。从根本改变常规水池沉降、开裂、渗漏等诸多问题
工期短
模块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箱,安全快捷。大大缩短工期,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
环保
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能够收集来自屋顶,花园,草坪,铺地区和车道的雨水,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 成本低
和传统蓄水池相比,DoctorRain雨水模块从多个方面减低了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
五,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发展现状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上。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利用雨水收集模块收集储存雨水,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利用经济的发展。 1,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
在美国芝加哥,为了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大多数的建筑安装了屋顶蓄水和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在注重环保和细节的德国,他们在城市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
丹麦过去供水主要靠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为此,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水源。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在7个月的降雨期,从屋顶收集的雨水量,就足以满足冲洗厕所的用水。而洗衣服的需水量仅4个月就可以满足。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立方米的雨水,占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占居民用水总量的22%。 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而就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贫穷边远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居民自己筹资以及民间捐资等手段,为农民修建了不少雨水收集设施。一些大型的雨水接收装置还派专人管理,统一分配用水。
2005年,被称为水资源领域“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年度水奖”颁发给了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以表彰其成立25年来对于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充分收集及利用雨水,印度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位稳定上升。新德里11个雨水收集项目资料显示,两年中该市地下水位上升了5-10米。新德里年降雨量为611毫米,城市面积是1486平方公里,假定收集效率是50%,每年可收集4500亿升水,相当于整个城市水需求量的35%左右。
2,国内变水患为水欢
说起来很滑稽,我国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水患频频发生的国家。目前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的占有率仅是全球人均水资源占有率的1/4,但是我国有300多个城市是缺水城市。 比如深圳,是我国降雨量排在前列的城市,但是它却是全国七大缺水城市之一,每年因没有合理收集利用而流失掉的雨水有15亿吨。
在北京,年均降水量600毫米中70%都集中在夏天。在水渗透到地下之前,会有450-500毫米的水分被蒸发掉。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渗到地下。加上北京有大约20%-30%的地表是密封或硬化覆盖的,这样仅约20%的水变为地下水。北京夏季暴雨如注的同时,也会造成低洼地段“水淹汽车”的场面。作为在一座缺水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因暴雨而超负荷运转的同时,只能为“无根水”白白流掉而感到惋惜。
有专家指出,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面积的扩大。这一方面使得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得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
通过屋面、地面的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城市可以摆脱用水困难的问题。例如深圳每年的工农业用水在13亿吨,城市中可收集的雨水就有15亿吨。如果能够合理的采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完全可以替代工业用水,大大节省了水资源。深圳也将变成一个少水患,不缺水的城市。六,雨水收集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正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了雨水收集利用项目的研究。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水收集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示范工程。在《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提出实施雨洪利用措施可申请减免防洪费的鼓励政策。2005年颁布《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管理的通知》对雨水做了严格的规定: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应当使用雨水货再生水,不得使用自来水,违者将处最高3万元的罚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雨水利用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新规定: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规模达到下列要求的,应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地上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有景观水池的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单体建筑屋顶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工业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公园、绿地项目;路幅超过80米的城市主干道和交通主干道等。住建委副主任朱俊基透露,目前,“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规定已经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如果小区规划里没有这项内容,将没法开工建设。 十二五会议后政府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城市雨水利用初期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政府在对雨水利用工程项目上给予的财政资助准备充足。如北京,一部分投资规模较大的雨水利用工程项目得到政府30%~60%的财政资助,绝大部分资金为建设单位自筹,政府给予免税等多头利好支持,因此,给雨水利用的推动和发展前景乐观。
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将继续完善激励措施,明确政策导向,对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分别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方面均给予政策支持。
七,我国雨水利用成功案列分析 案例1:银城东苑小区4年节约水费30万元 走进银城东苑小区,10米高的喷泉喷向天空,一大片湖面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水草。 “这景观湖全部换一次水,需要8000吨自来水。”小区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一吨水2.80元计算,整个换一次水,费用在2.24万元左右。夏天一个月换一次水,冬天两个月换一次水,一年平均换10次水,再加上小区的绿化用水,费用相当可观。 2005年,小区投用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屋顶、路面、广场、停车场等处收集的雨水,输送到一个800立方米的地下储水池。在经过雨水管—收集池—过滤池—气泡池—膜处理器—清水池等工序后,清澈干净的雨水通过泵房打向湖中。 据小区负责人介绍,小区占地面积共11.48万平方米,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投资80万元,每处理1立方米水的直接成本为0.35元,每年可利用雨水量近3万立方米。小区建成4年多,累计节水13.2万吨,节约水费约30万元,节约下来的水费仍用于小区居民。
案列2,中润世纪广场小区3年维护成本不足1万 小区在2009年建成后便启用了建设时修建的雨水回收系统,是济南雨水回收与利用使用较早的住宅小区。所谓的雨水收集利用就是将通过雨水收集口进入地下蓄水池的屋顶和地面雨水,进行沉淀、消毒等简单的工艺处理后混入中水系统进行再利用。“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则需根据小区道路硬化面积、济南地区常年降雨量等条件,在地下建设一个或者多个雨水收集蓄水池。 每一栋住宅楼都装有雨水收集管,直通地下管道;在道路旁、草丛中也看到了很多雨水收集口。在雨水收集口下面设计有雨水沉淀池。沉淀池会将杂质、泥土过滤掉,有效的防止了带有污泥的水流入贮水箱,保证了流水清澈。以中润世纪广场小区为例,总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绿化率48%,每年利用雨水3500立方米,一般而言,工程造价60万元左右。 该小区雨水收集系统的维护成本,由于大部分管道在地下,其维护成本相对而言就比较低,系统运行3年来,除去人力成本外,设备维护成本差不多1万元左右。
案列3,上海世博会雨水收集系统 我国的上海世博会演艺中心采用了虹吸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雨水收集池,埋地式雨水收集箱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注重资源的绿色循环使用,其目标是成为一座”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态建筑”。演艺中心设计了完善的雨水利用系统,将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处理,用作道路冲洗和绿化浇灌用水,采用雨水收集箱收集雨水来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地下雨水调蓄池以减少雨水污染。 在中国馆的景观设计中,加入了先进的“循环自洁”功能。屋顶上,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利用收集下来的天然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的大台阶水景观和其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埋地式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配合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在城市中心创造出一片生态湿地。 世博上海企业联合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智能建筑,馆场内采用pp雨水收集模块大范围内的雨水得到回收,经过沉淀、过滤和储存等技术处理之后,可作场馆内的日常用水之用。节约了了大量的自来水资源。同时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展现将雨水资源资源循环利用、预防洪涝、城市景观、环境改善,节能环保等功能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符合“生态世博”的理念,也是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实际需求。
案例4,北京海淀地下蓄水池缓解城市积水问题 海淀在地下建了3处看不见的“隐形水库”,专收天上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保持3个月不变质,灌溉树木花草相当适宜。目前,中关村展示中心“隐形水库”已经投入使用,仅8月11日那场大雨就存下雨水3000立方米。主要为解决周边道路的雨天积水问题。 中关村展示中心“隐形水库”的容积为7000立方米,主要收集海淀公园、展示中心和新建宫门路雨水,年设计可利用及调蓄雨水9.28万立方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万泉河桥区的积水问题。分散储存,就地利用,省工、省时、省力,其成本远远小于长距离调水、水厂处理、管道输送、排污设施。
案例5,雨水收集缓解昆明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昆明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获熟,为充分收集利用雨水资源,该市将实施《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若干规定》,要求昆明市主城区、呈贡亲区、空港经济区范围内新、改、扩建建设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雨水收集处理后将主要用于绿化、补充河道景观水等。 昆明是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和保护滇池及入湖河道,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的硬化地面减弱了雨水的渗透,雨季降雨量大时容易形成洪峰,导致城市部分区域淹水,同时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也使水资源缺形势严竣。“雨水是一个比较好的水资源,但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收集利用。” 目前昆明市绿化用水的价格是每吨3.8元,而雨水收集处理设施仅只是建设工程和设施的投入,雨水收集后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直接用于绿化、道路清洁、冲厕、景观环境用水和回灌池下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每吨至少可节约3元左右,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对治理和保护滇池、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八,雨水利用工程综合效益与成本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而且能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减少水涝,控制城市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漏斗效应与沉降,减轻水体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益处以成为人们普遍共识。
在城市不同位置实施雨水利用工程因方式、规模的不同其效益也不尽相同,投入的成本相差很大。雨水利用不仅仅只是单纯替代城市自来水及中水的水价可计算效益,更包含对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不可计算效益作用。
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分类:
1,节水功能;对缺水、灾害性缺水有效的缓解和应急补充;
2,控制消除污染排放;减小城市降雨径流强度,降低对土壤、污染物冲刷。
3,防洪排涝;延缓城市径流汇集时间,减少洪峰通过强度;
4,减少市政设施建设建设与养护;减少排污管线、供水管线建设,减少不均匀沉降对设施的影响。
5,修复缓解地面沉降;回补地下水超采,改善漏斗效应带来的地下水污染、海水反灌、地面沉降。
6,修复土壤微环境,改善地表生态;提高土壤含水率,减少土壤营养流失,降低土壤污染毒性。
7,调节大气环境,改善人居舒适度,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地表水过度蒸发、蒸腾带来的热岛效应。
效益价值计算:
1,水价直观反映本城市对水的稀缺程度,影响工程价值的直接体现。
在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时,可使用如下计算模式:(水费/吨)*(本地均年降雨总量)*(收集面积千平米)*30年,在水价取值时分析近5~10年涨价幅度,估算未来30年均价。
2,排污减少价值有两种计算模式,未建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设施地区计算方式与水价替代方式相同,(本地污水处理费吨价格)*(年均可利用总量)*30年。考虑到污水处理费用征收为新建制度,上涨价格均值替代雨水处理相对污水简单的费用。已建雨水分流设施的计入市政建设费。
3,防洪价值计算雨水收集面积内所产生的总营业额*本地防洪费率(一般按12%)*30年*收集雨水所占降雨总量百分比
4,市政建设费减少值计算收集面积平米*本地降水量*(市政建设费每平米价格*给排水工程造价比例)*收集水量占总用水量百分比
5,地面沉降按类比计算(长江三角地区年GDP=71794亿,地面沉降损失3150亿,一年GDP的4.4%,均损失比例为0.22%)收集面积年营业总额*0.22%。(未计营业增长)
6,环境污染改善投资效益比1:3,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投资总额*3
7,工程30年后残余价值(国家规定为4%,若构筑物为可回收按实际价值)(依固系统为100%可循环利用材质)
雨水利用工程效益价值为上述所有总额相加。
投资总成本计算
根据雨水可利总量用公式计算,求得雨水利用工程总蓄积立方数。
1,工程直接成本--设备和安装及项目其它费用。
2,管理维护年投入*30年(人工+维护)。
3,动力能源费运行年耗电量*30年*电费
4,药剂消耗费吨处理消耗量*年收集雨水量*30年
投资总值为以上四项相加总和。
九,水资源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目前,全球有11亿人没有安全饮用水的供给来源,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在今后30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5亿~20亿人;有21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备;还有8.3亿人吃不饱饭。改变这些状况,都需要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据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用水模式发展下去,今后20~25年,人类用水量将增加40%左右。同时,为了扭转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也需要水,有些地方还要适当减少目前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水量,转移用于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全球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气候事件更为频繁的出现,使水资源供求形势更为严峻,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英国《自然》周刊近期推出了一期探讨中国环境问题的封面文章,题为《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封面图片是上海市人群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它(中国)庞大的人口和繁荣的经济意味着,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冲力将更加强劲。 在过去20年,中国已经铸就了一个经济奇迹。我们希望,未来20年,中国也能造就一个环境奇迹,并且确立一个好例子让其他国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果将不仅影响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但是在发展经济的时我们却会使忽视了环境保护。就水资源问题,我们进行研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江河湖泊中的水已遭受污染,我们要从源头解决问题,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如今如何解决大家的用水问题呢?雨水,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对雨水进行开发利用是必要的。如今各地频繁暴雨洪涝灾害,若把这些雨水用一个大的收集箱,收集起来,可以减少多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未来是雨水的天下,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后,表示:中国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结构性、复杂性,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城市雨水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项事业, 它不仅具有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潜在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雨水利用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节省巨额市政投资。 雨水利用工程可以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管线和扩建排洪设施的资金。将地面雨水就近收集,并回灌地下, 不仅可以减少雨季溢流污水,改善水体环境, 还可以减轻污水厂负荷, 提高城市污水厂的处理效果; 雨水蓄水池和分散的渗渠系统可降低城市洪水压力和节省封闭路面下的排水管网负荷。小区雨水利用实施后,可以节省市政收集污水管线和扩建排洪设施的部分资金。 2,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 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廉, 经济效益突出。假如使用1吨的自来水费用( 含污水处理费)为4.00元, 而从运行管理和小区用水费用支出分析,投入收集1吨雨水的年运行费用不足0.20元,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居民用水开支。 3,有良好的产业前景, 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雨水利用的市场前景巨大。 未来若干年内, 雨水行业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形成一个吸引民间资本的新产业。不仅城区可以形成这样的产业,郊区小城镇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形成产业。这项产业在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都会发挥出积极作用。
十,结束语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在我国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 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必将迎来城市雨水利用的春天, 西方发达国家雨水利用的成功实例已证实了这一点。城市雨水的发展也将促使雨水的收集、利用、设备生产、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中水利用等方面产业链的形成,为我国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雨水收集模块的安装步骤:1,挖坑 2,铺设土工布防水膜 3,让Doctorrain雨水收集模块摆放在铺好的防水层里 4将摆好的雨水收集模块用防水布包起来,再用土工布包裹在外面 5,回填 工程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