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方案,海绵城市施工图,产品,综合管廊,SWMM,海绵城市LID,水文,雨水收集,水生态,软件,计算,海绵城市新闻,海绵城市招聘,ppp - Powered by Discuz!

海绵城市

查看: 8814|回复: 0

海绵城市实践: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

[复制链接]

700

银币

161

主题

161

帖子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1
发表于 2017-5-7 2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才能看见全部内容和下载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海绵城市水工网

x
海绵城市实践: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
整个规划应用了多项生态技术,涉及到雨洪管理、污水净化、建筑材料节能、建筑节能等多个方面。但是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区域核心问题出发,最值得推崇的是雁栖湖规划中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台田净化雨水技术
在雁栖湖的主要汇水河流——雁栖河上分段设堰,拦蓄并抬高水位,将雨洪引至两岸台田(拆除现有村庄进行建设),形成水平潜流,经过层层台田,主要通过土壤过滤和植被根系吸收,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再经过堰的表面,增加水体含氧量,使上游来水得到充分的净化后到达雁栖湖,以保护和提高雁栖湖水质。具体设计的净化流程如图7所示。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结合雁栖湖场地特点,方案提出在两坝南部的潜在滞洪区处设置两个污水净化人工湿地,处理部分来自场地的生活污水,主要承担展示、科研、教育等社会功能。方案采用“潜流湿地——湖塘——表面流湿地——湖塘”复合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主要技术流程如图8所示。
生态边沟净化雨水技术
在道路两侧设主要由植被层和过滤层组成的生态植物边沟,并对现有的固化雨水截流沟进行改造,在汇流节点或低洼地设置下凹绿地与生态边沟相串联,形成连续的、不同等级的生态边沟系统。路面雨水和部分山洪向生态边沟汇集,一部分经过土壤过滤,下渗回补地下水,一部分则形成表面流,溢流到下凹绿地,经过植被根茎和表层土壤的过滤吸收,水质得到净化后最终溢流入湖。生态边沟系统并非常年有水,只在下雨时发挥汇流功能,平时作为道路绿地和小型游憩绿地。具体设计净化流程如图9所示。
屋顶、广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相对于道路雨水和山洪,屋顶、广场的雨水更利于收集,而且雨水水质更好,也更利于就近回用。因此方案提出进行屋顶绿化,通过植被和土壤进行过滤,经落水管收集至地下清水池,再通过提升泵回用至冲厕、绿化浇灌等生活杂用水;对于无法进行屋顶绿化的屋顶,需要在收集之前设置弃流装置,对初期(一般为前5分钟)污染量大的雨水进行弃流;收集广场的雨水也需要进行初期弃流,进行沉淀过滤后即可回用于水景观或向周边建筑输送。
结语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案例是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但是整个规划过程非常完整地反映了:“海绵城市”理论及规划方法是适用于多层级多尺度的,从总体规划一直到生态设计层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很多学者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倾向于聚焦在雨水利用和管理问题上,同时提倡LID技术的应用,关注雨水处理和场地措施。诚然,上述确实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但并不全面。在笔者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远不止如此,它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启了希望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充、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以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
1_页面_1.jpg
1_页面_2.jpg
1_页面_3.jpg



海绵城市实践: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pdf

1.79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银币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海绵城市技术QQ群

海绵城市1群:561333887

海绵城市2群:418392186

本站是学习平台 内容与本站无关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企业号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海绵论坛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 中国水工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