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目录
1. 概述/关键词……………………………………………………………....2 2. 雨水收集…………………………………………………………………..2 2.1 雨水水质特点………………………………………………………..2 2.2雨水收集系统………………………………………………………….3 2.3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3 3. 中水的处理和回用……………………………………………………….4 3.1 中水的概念……………………………………………………………4 3.2 中水回用的现状………………………………………………………4 3.3 中水回用的可行性……………………………………………………5 3.4 中水的水量……………………………………………………………7 3.5 中水水质及要求………………………………………………………7 3.6 中水处理流程…………………………………………………………8 3.7 系统管网的设置………………………………………………………11 4. 目前面临的问题……………………………………………………….....11 5. 雨水及中水回用的技术应用前景…………………………………….....12 5.1合力推进清洁生产…………………………………………………….12 5.2 加大对清洁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12 5.3 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和节能减排紧密结合…………………………13 参考文献………………………………………………………………………13
一、概述 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人均淡水资源量低,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益差、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不少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 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对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防治以及合理使用需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达到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灌绿地。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而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的方案和流程,区域建筑中中水处理和回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雨水、中水的利用前景。 关键词: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工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