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黑臭水体是怎么形成的
具体来说,水体发生黑臭的主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氧气。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居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 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 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 从而散发出臭味。同时, 厌氧条件下, 沉积物中产生的甲、氮气、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
二是内源底泥中释放污染。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 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 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 在一些污染水体中, 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与外源污染的总量相当。此外,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 导致河道中藻类过量繁殖。这些藻类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 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 而这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
三是不流动和水温升高的影响。丧失生态功能的水体, 往往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 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 局部水域或水层亏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 增加水华暴发风险, 引发水体水质恶化。此外,水温的升高将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 加速溶解氧消耗, 加剧水体黑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