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设计——结构及深度确定
当雨水花园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时,它既要保证很好的处理效果,又要保证及时排除多余雨水,因此其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主要由植被缓冲(过滤)带(预处理作用)、蓄水区、有机覆盖层、种植土层、植物、地下排水暗管组成,并设有紧急溢流装置(见图1),有时还可设置一贮水池,贮存溢流及底部排水管排出的水质较好的雨水,用于喷洒道路、浇灌绿地等,以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溢流装置一般设置在雨水花园的中间位置,其顶部一般与设计最大水深齐平。图2为该类溢流装置的断面示意图。 该类雨水花园各层结构的说明及深度的确定见下表。 表:雨水花园的结构说明及深度确定 组成 | | | 停车场、公路等区域的雨水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及碎片,有必要进行预处理 | | 暂时贮存雨水以便其慢慢渗入土壤,同时也可沉淀径流。深度为15~22cm,一般取22 cm | | 防止表面土壤侵蚀,保持植物根部区域潮湿,为微生物的生长及有机物质的分解提供介质,并且可以过滤大的悬浮物。其厚度一般取5~10 cm | |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及营养物质,过滤雨水径流,通过渗透、植物吸收、土壤吸附、微生物作用去除污染物。种有树木的种植土厚度最小为120cm,没有树的最小为60cm | | 收集渗透后的雨水径流,其厚度一般取30~45 cm;设有底部排水管,以便及时排出下渗雨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