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蓄水陶土是由武汉铭创新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功研制的新型生态雨水蓄积材料,该陶土平均蓄水率高达82%以上。蓄水陶土的出现填补了国内生态蓄水材料领域的空缺,颠覆传统雨水调蓄方式,以城市绿地为切入点,大幅提升绿地对雨水的调蓄作用。它能够与地面、地下环境形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能够减轻开发力度和改造成本。通过其优异的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等四大性能,实现自然排水、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效果。
研发团队介绍: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2013年7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实验室以解决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和服役过程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心,发展低环境负荷制备方法和能效强化理论,研发支撑重大工程建设以及绿色、节能和智能建筑体系发展的高性能和多功能建筑材料,为实现建筑材料和结构长期稳定服役和循环利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成果在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促进传统建筑材料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推动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等方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11年实验室获批建设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共14项,授权发明专利181项。
产品特性: 快速吸水:蓄水陶土铺设在一定厚度的土壤层之下,形成蓄水陶土层。当雨水渗入土壤表层后,能像海绵一样快速有效地将雨水进行储存,防止流失。 强力蓄水:蓄水陶土是一种多孔陶质材料,蓄水率高达82%以上,它能有效快速吸收水分,并将水源储存在自身孔隙之内,最大程度减少水分流失。 过滤净水:蓄水陶土内部大大小小的开气孔和闭气孔,可有效过滤水中污染物质,消减雨水落地初期造成的面源污染。 均匀释水:蓄水陶土的孔壁具有大量毛细孔,当外部环境干燥时,内部孔隙通过毛细作用将水源向外均匀释放,为植物提供水分。
生产制备: 蓄水陶土生产原材料可由成本低廉、广泛易得的城市渣土、河道淤泥或尾矿砂等制成。通过创新环保技术及严格制备标准,实现蓄水陶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制造,产品性能稳定且符合国家相关行业应用要求。 蓄水陶土在生产过程中,将利用工业废弃的尾矿砂,或对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污染的河道淤泥及城市渣土等进行二次利用,不仅能够一举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消纳污染源,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服务于生态改造之中,可谓一箭双雕。
|